2014年4月自考中小學教育管理試題
全國2014年4月自考中小學教育管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教育管理研究者普遍認為,教育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A.教育管理活動 B.教育管理矛盾
C.教育管理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D.教育管理過程
2.提出“目標管理”的人是美國學者
A.亨利法約爾 B.彼德德魯克
C.弗里德里克泰勒 D.馬克斯韋伯
3.我國中小學內部領導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是
A.加強黨的領導 B.全面實施校長負責制
C.全面推進教師參與 D.深入開展家校合作
4.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根據(jù)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求以及教育發(fā)展條件與可能性,為實現(xiàn)其社會發(fā)展總目標而作出的有關教育發(fā)展的全局性、長期性的謀劃和對策,稱為
A.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 B.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
C.教育發(fā)展計劃 D.教育發(fā)展預測
5.教育行政執(zhí)法的生效要件包括實體要件和
A.規(guī)范要件 B.精神要件
C.程序要件 D.組織要件
6.教育經費的構成包括教育事業(yè)費,各種教育主管部門自身的事業(yè)費支出和
A.教育人員經費 B.教育公用經費
C.教育保障經費 D.教育基本建設費
7.根據(jù)參與評價的主體構成,可將教育評價分為
A.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 B.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
C.診斷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 D.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
8.我國目前所采用的校長任用制度主要是
A.委任制 B.考任制
C.選舉制 D.招聘制
9.我國培養(yǎng)教師的主要基地是
A.綜合大學 B.科研機構
C.師范院校 D.高職院校
10.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
A.校長 B.教導主任
C.班主任 D.學生干部
11.學校的基層教學研究組織是
A.校長辦公室 B.教務處
C.德育處 D.教研組
12.德育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的過程。相應地,德育內容管理的改革就要追求
A.規(guī)范化 B.科學化
C.序列化 D.形象化
13.學校體育工作管理除了具有學校管理共性以外,還具有階段性與
A.強制性 B.保健性
C.診斷性 D.普及性
14.對學校物質財富的計劃組織、使用保管的活動,稱為
A.學校物質管理 B.學校條件管理
C.學校設備管理 D.學校財產管理
15.校園文化的時代特征表現(xiàn)為批判性、突變性和
A.傳統(tǒng)性 B.跳躍性
C.穩(wěn)定性 D.超越性
16.在人的發(fā)展中起奠基作用的是
A.學校管理 B.家庭管理
C.社區(qū)管理 D.政府管理
17.辦學特色形成的決定因素是
A.校長 B.教師
C.政府 D.校風
18.在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方面,美國的中小學實行的是
A.校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B.學區(qū)教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C.校管委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D.校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19.我國奴隸社會時期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基本特點是
A.中央集權 B.地方分權
C.學在官府 D.學在鄉(xiāng)野
20.近百年來,我國的教育管理研究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學習外國的思想;二是
A.總結本國的經驗 B.提煉傳統(tǒng)的精華
C.預測未來的趨勢 D.調查現(xiàn)實的情況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教育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屬性和______。
22.教育質量管理包括全員管理、______和全局管理。
23.教育管理研究的哲學方法論以______為中心。
24.合理地實行校長負責制要努力創(chuàng)設三個方面的條件:人員素質條件、______和法規(guī)保障條件。
25.我國中小學校長培訓體制包括崗位職務培訓、繼續(xù)教育培訓、______和成熟校長研修等四個互相聯(lián)系、上下銜接的培訓層次。
26.教師考核的內容包括政治思想、業(yè)務水平、工作態(tài)度和______。
27.學生管理具有整體性、循序性、______和主體性。
28.教學工作質量檢查分析的標準應包括工作質量標準、教學效果標準和______。
29.學校占用或使用以貨幣計量的國家經濟資源,稱為______。
30.辦學特色具有人文性、主體性和______。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教育管理過程
32.中小學內部領導體制
33.教育評價
34.教育督導
35.教育信息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教育管理不同于一般社會管理的特殊性。
37.簡述教育管理目標的作用。
38.簡述中小學教育規(guī)劃的內容。
39.簡述教育評價的原則。
40.簡述近年來各國改善和健全教師人事組織管理體制的主要措施。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41題7分,42題8分,共15分)
41.試述教育行政機關設置和改革的原則。
42.試述德育管理的原則。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43.案例:
A市的“教育管理質量年”活動
為提升教育管理的質量,實現(xiàn)全市教育事業(yè)又好又快地發(fā)展,A市教育局將2010年確定為“教育管理質量年”。為使“教育管理質量年”活動有序、有效地運行,市教育局還專門成立了“教育管理質量年項目綜理處”。該處擬定了15個專題,深入到61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開展督導和調研,組織各單位對基本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執(zhí)行情況進行互檢互查,并一再強調各單位要通過座談會、討論會等形式,廣泛征求一線教師、學生家長、社區(qū)以及兄弟部門對于教育管理質量的意見。
按照A市教育局長的說法,為期一年的“教育管理質量年”活動,極大地推動了教育系統(tǒng)扎實工作、規(guī)范管理氛圍的形成,使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大局觀念、創(chuàng)新觀念、服務觀念和責任觀念明顯增強,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斷完善,工作效果也明顯提高。譬如,D區(qū)通過“教育管理質量年”活動實現(xiàn)了“四個轉變”(觀念轉變、制度轉變、結構轉變與素質轉變);F區(qū)通過“教育管理質量年”活動實現(xiàn)了“三個提升”(視野提升、能力提升與效果提升);市一中則通過“教育管理質量年”活動,實現(xiàn)了學生從“厭學”到“要學”、“樂學”的轉變。
閱讀上面的案例,從教育管理質量的特點出發(fā),評價A市“教育管理質量年”活動的可取與不足之處。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132022-072022年4月湖北自考《美育基礎》真題及答案(部分)2022年4月湖北自考《美育基礎》真題及答案(部分)
-
232021-102021年10月湖北自考《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公布(部分)2021年10月湖北自考《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公布(部分)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幼兒園班級管理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幼兒園班級管理課程考試大綱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家長工作與家園溝通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家長工作與家園溝通課程考試大綱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考試大綱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考試大綱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 -
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 -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 -
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jù)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xiàn)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