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會心理學”串講資料第五章
第5章 社會知覺
第1節(jié) 知覺與社會知覺
社會知覺:專指具有社會意義的那種知覺。而社會意義是離不開人的,所以社會知覺也稱人知覺、對人知覺、人際知覺。也包括個體對自我的知覺,對群體成員和群體本身的知覺。
感覺被認為專指人對外物現(xiàn)象個別屬性的認識,知覺則是整體性的認識。
知覺的整體性和理解性是知覺的兩大重要特征。
社會知覺也稱社會認知,社會知覺的具體對象是人,當然應該包括自我這個人在內。自我知覺: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也是社會知覺、人際知覺的一個方面。
第2節(jié) 社會認知的范圍
社會認知:主要指對他人表情的認知,對他人性格的認知,對人與人關系的認知,對人的行為原因的認知。
印象形成:是把一個人若干有意義的特性進行綜合、概括,形成一個具有結論意義的特征。
阿希對性格的印象形成進行研究。對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為中心特征和邊緣特征。以“熱情”、“冷淡”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為邊緣特征。
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認知,包括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以及他人與他人的關系,研究者塔舊里(1955)。
社會認知的范圍:①對他人表情的認知;②對他人性格的認知;③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認知;④對行為原因的認知。
對他人表情的認知通過哪些線索?(1)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種重要的社會刺激,它既有先天遺傳的成分,也有后天習得的成分。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2)身段表情。身體姿勢和姿態(tài)傳遞著信息,人們可以通過身段表情,來判別認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圖。(3)言語表情。我們對他人的認知,不僅取決于他說話的內容,也取決于他怎么說,如說話的音調、速度、節(jié)奏等等。言語的音調、速度等特征統(tǒng)稱言語表情。
對他人的性格的真正認知,必須通過長期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這正如中國有句老話所說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第3節(jié) 社會知覺的特點
□社會知覺的總的特點:復雜性、主觀性、易出偏差。
第4節(jié) 社會知覺的若干效應
※首因效應:當與人接觸,進行認知的時候,首先被反應的信息,對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這種比較重視最先得到的信息,據(jù)此對別人下判斷,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對后來的信息較不重視的現(xiàn)象,稱為首因效應。根據(jù)間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這種現(xiàn)象稱近因效應。
魯欽斯1957年用實驗方法來研究人們的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確的,但卻總是最鮮明、最牢固的,并且決定著以后雙方交往的過程。
暈輪效應:也稱光環(huán)效應,指對他人知覺的一種偏差傾向。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某些主要品質有個良好的印象之后,就會認為這個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樣,如果被認定是壞的,那么他就被消極的光環(huán)所籠罩,這種效應稱為暈輪效應。
狄恩、柏斯切德、沃爾斯特的研究說明了暈輪效應。
定勢: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動會對以后的心理活動形成一種準備狀態(tài)或心理傾向,從而影響到以后心理活動的進行。
社會刻板印象:對人類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為判斷評價其人格的依據(jù),稱為社會刻板印象。
社會刻板印象是對社會集團最簡單的認識,它有利于對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產(chǎn)生偏差,造成“先入為主”的成見,容易阻礙人與人之間的正常認識和交往。
職業(yè)、地區(qū)、性別、年齡、民族都可以成為各種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礎。
第5節(jié) 影響社會認知的主客觀因素
論述:影響社會認知的心理因素:
?。?)興趣與動機;(2)需要與價值;(3)過去的經(jīng)驗;(4)認知者的性格;
?。?)情緒影響;(6)期待的影響。
第6節(jié) 歸因理論及其評價
歸因:就是根據(jù)人的外部特征對其內部的心理狀態(tài)或行為的原因所做的解釋和推論。
海德是歸因問題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1958年他在《人際關系的心理學》一書中從樸素心理學的角度提出了歸因理論。他把行為的原因基本分為兩類:內因與外因;他認為人們歸因往往使用兩個原則:共變原則和排除原則。
共變原則:如果在許多情況下,一個原因總是與一個結果相聯(lián)系,而且沒有這個原因時,這個結果不發(fā)生,那么我們把這個結果歸于這個原因。
排除原則: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為,就排除個人歸因,反之亦然。
維納1972年提出了他的歸因理論,是在海德的歸因理論和阿特金森成就動機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居^點認為:內因-外因方面只是歸因判斷的一個方面,還應增加另一方面,即暫時-穩(wěn)定方面,兩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獨立的。
凱利的三度理論:凱利吸收了海德的共變原則,并發(fā)展了海德的歸因理論,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論1)說明行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種不同的解釋。①歸因于從事該行為的人;②歸因于行動者的對方,即行為者知覺的對象;③歸因于行為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2)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種信息:一致性、一貫性、特異性。(3)有了上述三種信息,就可以進行歸因判斷。
瓊斯與戴維斯的對應推論理論1)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社會期望,或不為社會所公認,即是行為的非期望性與非順從性。(2)如果我們知道,某人從事某個行為是自由選擇的,而并非受外在強大的壓力才作的,我們也會認為這個行為與內部品質相對應。
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覺理論。前面的幾種歸因理論都沒有明確涉及到自我歸因,貝姆的自我知覺理論是對前面幾種理論的補充。
基本(主要)歸因錯誤:在個人行為的歸因上,人們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個人或內因的作用。
引起歸因錯誤的原因:
?。?)基本(主要)歸因錯誤產(chǎn)生原因。原因可能是:①我們有一種信念,相信人們對自己的活動結果負責,所以多從內因去評價結果,而忽略外因對結果的影響。②情境中的行動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我們注重行動者,而忽略背景因素和社會背景。
?。?)行動者與觀察者之間的差別。行動者傾向于作情境歸因,強調情境的作用;觀察者傾向于作內部歸因,強調行動者的特點的作用。
?。?)自我服務傾向。自我服務傾向就是在歸因時人們愿意把積極的結果歸因于自己,把消極結果歸因于情境。
?。?)自我損害偏向。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
132022-072022年4月湖北自考《美育基礎》真題及答案(部分)2022年4月湖北自考《美育基礎》真題及答案(部分)
-
232021-102021年10月湖北自考《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公布(部分)2021年10月湖北自考《心理學》真題及答案公布(部分)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幼兒園班級管理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幼兒園班級管理課程考試大綱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家長工作與家園溝通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家長工作與家園溝通課程考試大綱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社會教育課程考試大綱
-
282021-02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考試大綱2021年湖北自考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考試大綱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 -
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chǎn)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 -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 -
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jù)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xiàn)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