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志愿填報需要考慮的“非分數”因素之四:院校所在地
湖北高考網獲悉,“如何填報高考志愿”每年都會成為高三考生和家長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填報志愿時哪些因素需要考慮?如何填報把握更大一些?無論考前、考中還是考后填報,也無論錄取時按“志愿+分數”還是按“分數+志愿”投擋,相同高考分數的考生,只因填報了不同的志愿,其錄取結果可能會產生天壤之別,每年高考錄取結束后總會出現“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場面。
很多考生和家長以“分數”估算志愿填報命中率并判定錄取結果是否“劃算”,這種慣性思維其實是一種淺表做法。高考志愿其實是考生對人生尤其是未來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步規(guī)劃,忽視了這一點,就忽視了對考生未來長遠發(fā)展的考慮。換句話說,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除了要考慮“分數”因素,還要考慮“非分數”因素。
因素四:院校所在地
院校所在地,主要是針對京滬等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等地的考生來說的,這些考生應該正視外地高校。部分報考外地院校的考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主動選擇和被動選擇。主動選擇是說高考成績既可以報北京地區(qū)學校也可以報外地學校,如果報考外地學校,可以提高就讀學校的量級,專業(yè)選擇余地也較大。被動選擇是指高考成績在批次線附近,為保證不至于落到下一批次,選擇生源不足的外地學校。報考外地院校還要考慮一些因素,如學校所在城市的環(huán)境,包括人文和自然環(huán)境、城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消費水平、學校的歷史及目前的隸屬關系、學校的特點、生源結構等。對從小在北京長大又是獨生子女的高中生,到外地讀書也是一種挑戰(zhàn)。大部分到外地讀書的學生,一兩年后會顯得比在京讀書的同學成熟,各方面進步都很大。但是,每年也有少數學生因各種原因不能完成學業(yè)。
報考外地院校首先不是分數高低的問題,而是要有勇于面對挑戰(zhàn),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希望自己受到全方位的鍛煉,有更加豐富的大學生活。抱有這樣的想法,無論上什么學校讀什么專業(yè),長遠的收益都會很大。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