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北成人高考高起專語文預測試題(6)說明文閱讀
湖北2013年成人高考高起專語文預測試題(6)說明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陸龜蒙《治家子言》中說:“吾祖始鑄田器,歲東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輩是做農(nóng)具的,每年春耕開始的時候,農(nóng)具銷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東作”釋為“春耕生產(chǎn)”。其實,不僅僅“東作”是“春耕”,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東”這個方位詞總是與“春”這個季節(jié)詞聯(lián)系在一起的。比如,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春風”就總是被說成是“東風”,像“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還有“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更有“東風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等,簡直就是東風的解釋了。
為什么在中國“東”這個方位詞總是可以替換“春”這個季節(jié)詞?這是中國的季風氣候使然。簡單地說,春夏來臨,太陽很快地把熱容量小的大陸曬熱,陸地上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上升,氣壓變低;
海洋由于熱容量大,升溫較慢,與同一時段的大陸比,海洋上氣壓相對較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氣向大陸流動。秋冬以后,這個過程正好相反,所謂季風就是指這樣一年中方向有規(guī)律轉(zhuǎn)變的海洋與大陸之間的大范圍的空氣流動。中國的東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亞洲內(nèi)陸。春天,有季風從東面或東南而來,因此,東風也就可以包含春風的意思。
但是僅僅這樣說,還忽略了一個問題。因為東南西北這些地理方位詞,都關涉到敘述者的位置。對有的人而言是東,但對另外的人來說卻是西,南北亦然。對中國東部,尤其是中原地區(qū)而言,春天的風是從東面或東南面的大海吹來的,但是對于中國其他地區(qū)而言,季風或從西南的印度洋吹來,或從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來,因此春風就不應該是東風。另外,東南季風勢力也有限,只能吹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此線以西,春風也都與東無關。東南季風吹到的內(nèi)陸最深處,正是中國的農(nóng)牧分界線。由此可見,中國人把春風叫東風是中原人的視角占有了話語主導權(quán)。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區(qū)農(nóng)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國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原地區(qū)的視角就成了全中國的視角,并影響到中國人稱春風為東風。在語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詞,都有一個話語權(quán)的問題,以誰的角度敘述,誰的視角方位詞流行,就看誰的影響力大。
1. 閱讀第一段文字,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陸龜蒙將“東作”注釋為“春耕生產(chǎn)”,這表明中國古代很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B. 在當代文化背景下,“東”與“春”的密切聯(lián)系表現(xiàn)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C. 作者列舉中國古代詩詞的例子意在表明,“東風”常??梢灾复?ldquo;春風”。
D. “東風隨春歸”意思是東風隨春天而至,所以作者說可以用東風解釋春風。
2. 根據(jù)文章,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因為海洋的熱容量總是比陸地大,所以空氣總要從海洋流向陸地。
B. 從總體來看,中國的氣候受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的影響很大。
C. 東南西北等地理方位的具體確認,是通過敘述者的位置來確定的。
D. 在中國,大興安嶺、陰山、及岡底斯山等,是有標志意義的地理名詞。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方位詞“東”總是與季節(jié)詞“春”互相替代,這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現(xiàn)象。
B. 亞洲內(nèi)陸河太平洋在熱容量上的差異,使中國的東南季風出現(xiàn)在春夏期間。
C. 在古代中國,如果不掌握主導話語權(quán),東南西北的方位指代就沒辦法明確。
D. 受東南季風的影響,農(nóng)耕民族的文化逐步成為了古代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
4. 對于中國人把“春風”叫“東風”的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自然界的東南季風是中國境內(nèi)春風的來源之一。
B. 中原在地域遼闊的中國,長久擁有主導話語權(quán)。
C. 西南季風以及西北季風對中國氣候的影響微乎其微。
D. 受農(nóng)耕文化以及氣候的影響,“東風”的說法比較廣泛。
參考答案:
1. C 2. A 3. B 4. C
熱點關注: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湖北成教網(wǎng)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成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