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化學練習:《氯及其化合物》1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備考中,湖北高考網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備考資料,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幫助。
1.(2014·北京重點中學聯考)常用氯氣給自來水消毒,某同學用自來水配制下列物質的溶液,會產生明顯藥品變質的是( )
①FeCl2
②AgNO3
③Na2CO3
④AlCl3
⑤KI?、奘锶芤?/p>
A.
①
②
④ B.
①
②
③
⑤⑥
C.
①
②
④⑥ D.全部
解析:選B Cl2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Fe2+和I-,
①、
⑤會變質;Cl2與水反應會生成HCl,能與Na2CO3和AgNO3反應,
②、
③會變質,與AlCl3不反應,
④不會變質。
2.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氯水和碘化鉀反應:Cl2+2I-===2Cl-+I2
B.二氧化錳和鹽酸制氯氣:MnO2+4H++2Cl-Mn2++Cl2↑+2H2O
C.氫氧化鈣溶液吸收氯氣:Cl2+2OH-===Cl-+ClO-+H2O
D.氯氣和水反應:Cl2+H2O 2H++Cl-+ClO-
解析:選D HClO是弱酸,不能寫成離子形式,D項錯誤。
3.下列對氯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過量的鐵在氯氣中燃燒可生成氯化亞鐵
B.用pH試紙測得氯水的pH=4
C.溴化鈉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蕩,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蕩,靜置后,上層顏色變淺,下層顏色變橙紅色
D.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解析:選C Cl2與變價金屬反應生成高價金屬氯化物,其產物與氯氣和金屬的相對量無關,A錯誤;氯水中含有漂白作用的HClO,不能用pH試紙測定氯水的pH,B錯誤;2NaBr+Cl2===2NaCl+Br2,Br2易溶于CCl4而被萃取,故上層顏色變淺,下層顏色變橙紅色,C正確;HClO有強氧化性,能將CaSO3氧化為CaSO4,D錯誤。
4.為預防一種新型流感,同學們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質變性
B.1 mol Cl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轉移2 mol電子
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與Na2O2、SO2相同
D.“84”消毒液與“潔廁靈”(鹽酸)共同使用,可達到既清潔又消毒的雙重效果
解析:選A 1 mol Cl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轉移1 mol電子,B錯;SO2的漂白原理是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了不穩(wěn)定的無色物質,而NaClO、Na2O2的漂白原理是強氧化性,C錯;D中會發(fā)生Cl-+ClO-+2H+===Cl2↑+H2O,生成了有毒氣體,D錯。
5.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
B.用干燥的有色布條
C.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
D.將氣體通入硝酸銀溶液中
解析:選C A、B項干燥的試紙或布條均不能被Cl2漂白;C項Cl2會把KI氧化,生成的I2遇淀粉變藍;D項HCl、Cl2均能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6.向盛有Cl2的三個集氣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體中的一種,經過振蕩,現象如下圖所示,則甲、乙、丙中注入的液體分別是( )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
A.
①
②
③ B.
②
①
③
C.
③
②
① D.
①
③
②
解析:選B 甲中氣體和溶液都無色,說明不存在氯氣,是注入了NaOH溶液;乙中氣體無色且溶液中出現白色渾濁,說明不存在氯氣且溶液中生成了白色沉淀,是注入了AgNO3溶液;丙中氣體和溶液都呈淺黃綠色,說明存在氯氣分子,是注入了水。
7.將氯水分別滴到下列溶液中,由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 實驗現象 結論 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 變紅 Cl2具有還原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褪色 Cl2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 先變紅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D 淀粉KI溶液 變藍色 Cl2具有氧化性
解析:選D Cl2+2FeCl2===2FeCl3,Cl2顯示氧化性,A錯誤;Cl2+2NaOH===NaCl+NaClO+H2O,Cl2顯示氧化性和還原性,B錯誤;Cl2無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Cl2+H2O HCl+HClO,HClO具有漂白性,C錯誤。
8.1.8 g某金屬在氯氣中燃燒,質量增加了7.1 g,該金屬可能是( )
A.鐵 B.鋁
C.鈉 D.銅
解析:選B 金屬的質量增加了7.1 g,則參加反應的Cl2為=0.1 mol,故1.8 g金屬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1 mol×2=0.2 mol
即9 g金屬失去1 mol電子。選項中四種金屬失去1 mol電子的質量分別為:Fe——18.67 g,Al——9 g,Na——23 g,Cu——32 g。
9.氯水中含有多種成分,因而具有多種性質,根據氯水分別與如下圖四種物質發(fā)生的反應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質間反應,且氯水足量)。
(1)能證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填“a”、“b”、“c”、或“d”)。
(2)c過程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氯水能使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證明了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
(2)氯水中含有Cl-,能與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氯水中有鹽酸,能與Na2CO3反應生成CO2氣體。
(3)氯水中的Cl2能將Fe2+氧化為Fe3+。
答案:(1)d
(2)產生白色沉淀 2H++CO===H2O+CO2↑
(3)2FeCl2+Cl2===2FeCl3
10.如圖所涉及的物質均為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其中C為O2,D為Cl2,E為Fe單質,它們存在如下轉化關系,反應中生成的水及次要產物均已略去。
(1)寫出有關物質的名稱或化學式:B________,F________,H________。
(2)指出MnO2在相關反應中的作用:反應
①中是________劑,反應
②中是________劑。
(3)若反應
①是在加熱條件下進行的,則A是__________;若反應
①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的,則A是________。
(4)寫出B與MnO2共熱獲得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C為O2,D為Cl2,E為Fe,根據框圖轉化關系可推知,A可能為KClO3或H2O2,B為濃鹽酸,F為Fe3O4,G為FeCl2,H為FeCl3。當反應
①在加熱條件下進行時,A為KClO3;當
①在常溫條件下進行時,A為H2O2,且在反應中MnO2皆作催化劑;而在反應
②中MnO2為氧化劑,將HCl氧化為Cl2。
答案:(1)濃鹽酸 Fe3O4 FeCl3 (2)催化 氧化
(3)KClO3 H2O2 (4)MnO2+4HCl(濃)MnCl2+Cl2↑+2H2O
11.(2013·天津高考改編)FeCl3在現代工業(yè)生產中應用廣泛。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模擬工業(yè)流程制備無水FeCl3。
經查閱資料得知:無水FeCl3在空氣中易潮解,加熱易升華。他們設計了制備無水FeCl3的實驗方案,裝置示意圖(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去)及操作步驟如下:
①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趕盡裝置中的空氣;
③用酒精燈在鐵屑下方加熱至反應完成;
④……
⑤體系冷卻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趕盡Cl2,將收集器密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
③步加熱后,生成的煙狀FeCl3大部分進入收集器,少量沉積在反應管A右端。要使沉積的FeCl3進入收集器,第
④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驟中,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驟序號)__________。
(4)裝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裝置C的名稱為____________。
(5)在虛線框中畫出尾氣吸收裝置E并注明試劑。
解析:(1)裝置A中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
(2)根據FeCl3加熱易升華的性質,可以對反應管中沉積FeCl3的部位加熱,使其升華。
(3)防止FeCl3潮解主要是防止其與水接觸,步驟
②中通入的是干燥的Cl2,并把空氣趕出裝置;步驟
⑤中用的是干燥的N2,并把收集器密封。
(4)裝置B中的冷水浴顯然是為了使升華的氯化鐵冷卻為固體,便于收集;
(5)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并將導管插入到液面下。
答案:(1)2Fe+3Cl22FeCl3 (2)在沉積的FeCl3固體下方加熱 (3)
②
⑤ (4)冷卻,使FeCl3沉積,便于收集產品 干燥管
(5)
12.右圖是一種試驗某氣體化學性質的實驗裝置,圖中b為開關。如先打開b,在a處通入干燥氯氣,c中紅色布條顏色無變化;當關閉b時,c處紅色布條顏色褪去。則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濃H2SO4 B.飽和NaCl溶液
C.濃NaOH溶液 D.濃NaBr溶液
解析:選B 當打開b時,干燥的氯氣直接進入c試管,c中紅色布條不褪色;當關閉b時,Cl2先進入d瓶,再進入c試管,c中紅色布條褪色,說明Cl2通過d后帶出了H2O,故排除A;C、D項所給物質均可與Cl2反應,故排除。
13.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1)A裝置的分液漏斗里盛裝濃鹽酸,燒瓶里固體為重鉻酸鉀(K2Cr2O7),還原產物是CrCl3,寫出A中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實驗目的是________,B裝置有兩個作用,分別是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_________。拆去a導管的后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C的功能是探究有氧化性的物質是否一定有漂白性,下列最佳試劑組合是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Ⅰ 濕潤的紅紙條 干燥的紅紙條 干燥的紅紙條 濕潤的紅紙條 Ⅱ 堿石灰 濃硫酸 硅膠 氯化鈉 Ⅲ 濕潤的紅紙條 干燥的紅紙條 干燥的白紙條 干燥的紅紙條
(4)證明溴的非金屬性比碘強的實驗操作和現象是________;寫出離子方程式:________。
(5)本實驗存在明顯不足,是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合適的溶液X是________(從
①氫氧化鈉溶液
②亞硫酸鈉溶液
③亞硫酸氫鈉溶液
④氯化亞鐵溶液
⑤硫氫化鈉溶液⑥碳酸氫鈉溶液中選擇)。
解析:(1)濃鹽酸與重鉻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氯化鉻、氯氣和水;(2)如果導管堵塞,氯氣將氯化鈉溶液壓入長頸漏斗,避免發(fā)生危險;(3)從食鹽水里導出的氯氣帶有水蒸氣,氯化鈉不能干燥氯氣,堿石灰能與氯氣反應,干燥的白紙條無法進行對比。(4)溶于碘的四氯化碳在下層且呈紫紅色;(5)水在常溫下都能揮發(fā)。通入氯氣過量,可能溶于溴化鈉溶液中,氯氣能置換出I2;溶液X用于吸收過量的氯氣,氯氣氧化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硫氫化鈉溶液時都可能生成SO2、H2S等大氣污染物:4NaHSO3+Cl2===Na2SO4+3SO2↑+2NaCl+2H2O,2Na2SO3+Cl2===Na2SO4+2NaCl+SO2↑,NaHS+Cl2===S↓+NaCl+HCl,NaHS+HCl===NaCl+H2S↑,NaHCO3+Cl2===NaCl+HClO+CO2↑。
答案:(1)Cr2O+14H++6Cl-===2Cr3++3Cl2↑+7H2O
(2)制備氯氣并探究氯氣等物質的相關性質 作安全瓶,檢測實驗過程中裝置是否堵塞 濃鹽酸不能順利滴入燒瓶
(3)
②
(4)實驗完畢,打開活塞,使少量液體流入錐形瓶,關閉活塞,振蕩錐形瓶,下層液體呈紫紅色 2I-+Br2===I2+2Br-
(5)C、D之間沒有干燥管,溴化鈉溶液中的水蒸氣可能進入U形管使Ⅲ處紙條濕潤(或沒有排除氯氣對溴與KI反應的干擾)
①
④⑥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