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網旗下頻道:湖北高考網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務 ,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試院為準。

湖北自考網

湖北高考
高考首頁 高校信息 高考動態(tài) 高考分數線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報考
高考專題:
湖北高考報名須知 考試時間 考試政策 考試大綱 考場查詢 成績查詢 錄取結果查詢 分數線預測 招生簡章 高考院校 報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網 > 高考輔導資料 > 湖北語文輔導 > 2014年湖北高考語文復習: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7)網站地圖

2014年湖北高考語文復習: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7)

來源:湖北自考網 時間:2014-04-22


湖北
2014年高考語文復習: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7)

  3.人稱類
  提問方式:使用這種人稱寫的好處是什么?或:為什么要改變人稱?
  答題模式: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于心理描寫;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
  例: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huán)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臺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fā)現:邊墻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長城)不再是嵚奇。它變得可笑,仿佛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節(jié)選自2000年全國卷《長城》)
  問:這篇散文中,
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⑵第六段的結尾改用第三人稱“它”,原因是什么?
  答:
⑴將長城擬人化:A. 便于與長城對話,B. 便于抒發(fā)感情。
⑵因為這句話承接“由是人們發(fā)現”而來,寫的是“人們”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長城抒懷。
  4.結構型:
  提問方式:文章的內容是如何逐層深入的?
  答題模式:(1)劃分文章層次,(2)歸納層次層意(記敘文:歸納清楚(何時何地)何人何事——(時間+地點)人+事;說明文:歸納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議論文:歸納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么樣——用什么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3)過渡連綴層意(可以借助“之后、然后、以及、最后”等詞語)
  提問方式:文章的結構安排有什么特點?/文章是怎樣謀篇布局的?
  答題模式:(1)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明結構是如何安排的?(2)這樣安排文章結構有什么特點?(如: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符合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前后照應,使得文章首尾勾連,結構圓合,渾然一體;銜接緊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很強的條理性和邏輯性)
  提問方式:文章已經寫了……(寫作重點),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其他內容)”?
  答題模式:(1)看位置(與寫作重點相關、相似的內容)(被問對象在寫作重點之前,則是為了形象地引出寫作重點對象,更利于人們接受;為下文做鋪墊;烘托寫作對象;被問對象在寫作重點之后,則是為了豐富文章的寫作內容,深化文章主旨。)(2)看手法(與寫作重點相反、相對的內容)(對比、反襯。.突出、強調等手法。)
  例:文章描寫鄉(xiāng)村的風,在第四自然段又寫到兩棵樹的成長,有什么用意?(4分)
  答:
①說明樹的成長離不開。
②說明萬物生長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
③由樹的成長寫到父親對風的認識,豐富文章內涵。
  例:作者寫象征喜慶的焰火,為什么要從平靜的湖水寫起?(4分)
  答:以“靜”襯“動”,反襯了隨后施放焰火的熱鬧;湖水的平靜又與焰火的熱鬧相結合,共同表達了對世界和平、安寧、美好生活的肯定。
  例:文中寫了“爐火”,為什么還寫“火箱”“篝火”?請分析作者的寫作用意。(5分)
  答:這樣寫可以豐富“爐火”的意蘊,“火箱”和“篝火”不僅給人帶來溫暖,還給人以啟示與希望、力量和勇氣從而深化了主題,也使行文富于變化。
  例:作者題目是張家界,為什么還要寫其它地方山的特點?
  答:作者運用對比(或反襯)的手法,鮮明地表現出張家界的山個性十足,既陡且險的特征。
  附: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文章結構: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兼用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①記敘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fā)自己對事物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自然滲透作者的感情。
  
②記敘文中恰當的穿插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議論。就是段與段之間用上一兩句議論,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妙用。
  結構指文章的布局謀篇,對文章結構的鑒賞也是高考命題的一大熱點。其常測試的要點及規(guī)律是:
  1、句段的作用
  如果所問的句段位于文章的前面,那一般要回答:
  (1)總領全文;
  (2)引出下文或引出話題;
  (3)為下文作鋪墊或與下文構成對比;
  (4)營造氣氛,奠定感情基調。
  如果所問的句段在文章的中間,那就要回答:
  (1)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前后呼應。
  2、結尾作用:
  如果問文中結尾的作用,那一般要回答:
  (1)升華感情;
  (2)深化主題;
  (3)總結上文;
  (4)卒章顯志,點明主題;
  (5)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首尾圓和。
  (6)言已盡而意無窮,使文章委婉含蓄
  3、過渡和照應:
  過渡和照應是在文章中體現事物發(fā)展的連貫性的一種結構手段。如果問過渡或照應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結構嚴密,氣勢貫通,前后呼應,條理分明,增強表達效果。
結束
特別聲明:1.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湖北自考網”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自考網(www.heywebguys.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考試交流群 獲取擇校方案
考試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專升本院校 資格證 其它熱門欄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