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2015年高考化學提高訓練二
2015年湖北高考生正在努力備考中,湖北高考網(wǎng)整理了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提高訓練,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選擇題
1.(2014·河北石家莊質檢)物質(t-BuNO)2在正庚烷溶劑中發(fā)生如下反應:(t-BuNO)2 2(t-BuNO) ΔH=+50.5 kJ·mol-1,Ea=90.4 kJ·mol-1。下列圖像合理的是( )
解析:ΔH>0,此反應為吸熱反應,生成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物的總能量,B、C項錯誤;再根據(jù)Ea和ΔH的比例關系可知D項正確。
答案:D
2.(2014·河北普通高中監(jiān)測)為探究NaHCO3、Na2CO3與1 mol/L鹽酸反應(設兩反應分別是反應Ⅰ、反應Ⅱ)過程中的熱效應,進行實驗并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
序號 液體 固體 混合前溫度 混合后最高溫度
① 35 mL水 2.5 g NaHCO3 20 ℃ 18.5 ℃
② 35 mL水 3.2 g Na2CO3 20 ℃ 24.3 ℃
③ 35 mL鹽酸 2.5 g NaHCO3 20 ℃ 16.2 ℃
④ 35 mL鹽酸 3.2 g Na2CO3 20 ℃ 25.1 ℃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僅通過實驗
③即可判斷反應Ⅰ是吸熱反應
B.僅通過實驗
④即可判斷反應Ⅱ是放熱反應
C.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Ⅰ、Ⅱ分別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
D.通過實驗可判斷出反應Ⅰ、Ⅱ分別是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解析:僅通過實驗
①可判斷出NaHCO3溶于水是吸熱反應;通過實驗
①
③可判斷出NaHCO3與鹽酸反應是吸熱反應;僅通過實驗
②可判斷出Na2CO3溶于水是放熱反應;通過實驗
②
④可判斷出Na2CO3與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綜上所述,可判斷出反應Ⅰ、Ⅱ分別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C項正確。
答案:C
3.(2014·河南洛陽統(tǒng)考)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ΔH的絕對值均正確)(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 kJ·mol-1(燃燒熱)
B.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熱)
C.2NO2===O2+2NO ΔH=+116.2 kJ·mol-1(反應熱)
D.S(s)+O2(g)===SO2(g) ΔH=-296.8 kJ·mol-1(反應熱)
解析:本題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意在考查考生對有關概念及化學用語的掌握情況。燃燒熱必須是可燃物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對應的熱效應,而氣態(tài)水不是穩(wěn)定的化合物,故A錯誤。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ΔH<0,故B錯誤。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必須標明物質的狀態(tài),C錯誤。
答案:D
4.(2014·湖北八校聯(lián)考)CH4、H2、CO的燃燒熱分別為890.31 kJ/mol、285.8 kJ/mol、110.5 kJ/mol,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1 kJ/mol
B.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C.CO(g)+H2O(g)===CO2(g)+H2(g)
ΔH=+175.3 kJ/mol
D.2CO(g)+O2(g)===2CO2(g)
ΔH=-221 kJ/mol
解析: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計算能力和判斷能力。25 ℃、101 kPa時,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該物質的燃燒熱。氣態(tài)水不屬于穩(wěn)定的化合物,A選項錯誤;1 mol H2完全燃燒放熱285.8 kJ,2 mol H2完全燃燒應放熱571.6 kJ,B選項錯誤;根據(jù)燃燒熱的概念和蓋斯定律可知,CO(g)+H2O(l)===CO2(g)+H2(g) ΔH=+175.3 kJ/mol,C選項錯誤。
答案:D
5.(2014·重慶卷)已知:CH4(g)+H2O(g)===CO(g)+3H2(g) ΔH=+206 kJ/mol
CH4(g)+CO2(g)===2CO(g)+2H2(g) ΔH=+247 kJ/mol
C—H鍵的鍵能約為413 kJ/mol, O—H鍵的鍵能約為463 kJ/mol,H—H鍵的鍵能約為436 kJ/mol,則CO2中C===O鍵的鍵能約為( )
A.797.5 kJ/mol B.900.5 kJ/mol
C.962.5 kJ/mol D.1595 kJ/mol
解析:本題考查蓋斯定律的應用與反應熱的計算。題中兩反應依次編號為
①、
②,根據(jù)蓋斯定律,由
①×2-
②得CH4(g)+2H2O(g)===CO2(g)+4H2(g) ΔH=+165 kJ/mol。設C===O鍵的鍵能為x kJ/mol,則413×4+463×4-2x-436×4=165,解得x=797.5。
答案:A
二、非選擇題
6.(2014·東北三省四市第二次聯(lián)考節(jié)選)Ⅰ.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
恒溫條件下,容積為1 L的恒容容器中,硫可以發(fā)生如下轉化,其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如圖甲所示。
(1)寫出表示硫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ΔH2=________kJ·mol-1。
(3)在相同條件下,充入1 mol SO3和0.5 mol O2,反應達到平衡時SO3的轉化率為________,此時該反應吸收________kJ的能量。
解析:(1)燃燒熱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硫的物質的量為1 mol,由圖甲可知1 mol S(s)完全燃燒生成SO2放出的熱量為297 kJ。(2)由圖甲可知,參加反應的n(SO2)=1 mol-0.2 mol=0.8 mol,根據(jù)熱化學方程式: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可知,ΔH2=0.4ΔH=4×(-196.6 kJ·mol-1)=-78.64 kJ·mol-1。(3)假設1 mol SO3和0.5 mol O2完全轉化為SO2和O2,則與原來的初始量相同,所以兩次平衡是等效平衡,即平衡時SO2為0.2 mol,SO3為0.8 mol,所以SO3轉化了0.2 mol,則達到平衡時SO3的轉化率為×100%=20%;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當反應逆向進行時反應熱大小不變,符號相反,所以SO3轉化為SO2時反應吸熱,熱量為196.6 kJ×=19.66 kJ。
答案:(1)S(s)+O2(g)===SO2(g) ΔH=-297 kJ·mol-1
(2)-78.64 (3)20% 19.66
7.(2014·浙江卷)煤炭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SO2,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采用一定的脫硫技術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從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又會與CaSO4發(fā)生化學反應,降低了脫硫效率。相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8.4 kJ·mol-1(反應Ⅰ)
CaSO4(s)+4CO(g) CaS(s)+4CO2(g)
ΔH2=-175.6 kJ·mol-1(反應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Ⅰ能夠自發(fā)進行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
(2)對于氣體參與的反應,表示平衡常數(shù)Kp時用氣體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該氣體物質的量的濃度c(B),則反應Ⅱ的Kp=________(用表達式表示)。
(3)假設某溫度下,反應I的速率(v1)大于反應Ⅱ的速率(v2),則下列反應過程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________。
(4)通過監(jiān)測反應體系中氣體濃度的變化可判斷反應Ⅰ和Ⅱ是否同時發(fā)生,理由是________。
(5)圖1為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反應體系中CO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與平衡時固體產(chǎn)物中CaS質量百分數(shù)的關系曲線。則降低該反應體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________。
A.向該反應體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適的溫度區(qū)間內控制較低的反應溫度
C.提高CO的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
D.提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6)恒溫恒容條件下,假設反應Ⅰ和Ⅱ同時發(fā)生,且v1>v2,請在圖2中畫出反應體系中c(SO2)隨時間t變化的總趨勢圖。
解析:(1)反應Ⅰ的正反應是氣體總分子數(shù)增加的反應,則有ΔS>0,又知ΔH>0,該反應若能自發(fā)進行,說明ΔH-TΔS<0,高溫條件下反應可自發(fā)進行。
(2)由用濃度表示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的書寫方法可知,反應Ⅱ的Kp應為生成物平衡壓強的冪之積與反應物平衡壓強的冪之積的比值,注意固體物質不能出現(xiàn)在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中,故Kp=。
(3)相同溫度下,因兩個反應的反應物完全相同,反應速率越大,則反應的活化能越小,因此反應Ⅰ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Ⅱ的活化能;反應Ⅰ的ΔH>0,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應物的能量,反應Ⅱ的ΔH<0,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應物的能量,故C項正確。
(4)若反應體系中c(CO2)=c(SO2),則只發(fā)生反應Ⅰ;若反應體系中c(SO2)=0,則只發(fā)生反應Ⅱ;若反應體系中c(CO2)>c(SO2)且c(SO2)≠0,則反應Ⅰ、Ⅱ同時發(fā)生。
(5)由圖1可知,CO的初始體積百分數(shù)越大、溫度越低,CaS的質量百分數(shù)越大,即反應Ⅱ進行的程度越大,則反應Ⅰ產(chǎn)生的SO2就會越少,故B、C項正確,D項錯誤。向反應體系中投入石灰石,因CaCO3+SO2CaSO3+CO2,也會減少SO2的產(chǎn)生,A項正確。
(6)因反應Ⅰ與Ⅱ同時進行,且v1 >v2,反應Ⅰ首先達到平衡狀態(tài),在建立平衡的過程中,c(SO2)逐漸增大。由于反應Ⅱ在進行的過程中,c(CO2)會逐漸增大,又會導致反應Ⅰ平衡逆向移動,c(SO2)又會逐漸減小。據(jù)此可畫出c(SO2)隨時間t變化的總趨勢圖。
答案:(1)高溫 (2) (3)C
(4)如果氣相中SO2和CO2兩種氣體的濃度之比隨時間發(fā)生變化,則表明兩個反應同時發(fā)生 (5) ABC
(6)
點撥:知識:反應進行的方向、平衡常數(shù)、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能力:根據(jù)反應特點,應用復合判據(jù)判斷反應自發(fā)進行的條件;Kp的表達式的書寫能力;閱讀理解不同溫度下CO初始質量百分數(shù)與平衡時固體產(chǎn)物中CaS質量百分數(shù)圖像的能力;綜合應用已有知識與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難度:較大。
8.(2014·北京卷)NH3經(jīng)一系列反應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下圖所示。
(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2NO(g)+O2(g) 2NO2 (g)。在其他條件相同時,分別測得NO的平衡轉化率在不同壓強(p1、p2)下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右圖)。
①比較p1、p2的大小關系:________。
②隨溫度升高,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變化的趨勢是________。
(3)Ⅲ中,降低溫度,將NO2 (g)轉化為N2O4(l),再制備濃硝酸。
①已知:2NO2(g) N2O4(g) ΔH1
2NO2(g) N2O4(l) ΔH2
下列能量變化示意圖中,正確的是(選填字母)________。
②N2O4與O2、H2O化合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Ⅳ中,電解NO制備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右圖所示,為使電解產(chǎn)物全部轉化為NH4NO3,需補充物質A,A是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應1中,NH3與O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O和H2O,根據(jù)質量守恒及得失電子守恒,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H3+5O24NO+6H2O。
(2)反應2NO(g)+O2(g) 2NO2(g)的正反應為氣體總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在溫度相同時,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NO的平衡轉化率增大,結合NO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變化曲線可知,p1
上一篇: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提高訓練一
下一篇:2015年湖北高考化學提高訓練三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