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學考試“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十章
2010年自學考試“公共政策”復習筆記第十章
第一節(jié) 公共政策研究組織
1、公共政策研究組織的特征:①以改進政策制定為目標(首要特征)。②是智囊型群體。③實行科學分類和課題研究相結合的管理體制。④堅持研究、教學、開發(fā)三位一體,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描述性研究與解釋性研究并重。⑤堅持實事求是。⑥盡可能的與政策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2、公共政策研究組織的最終目標:是改進政策制定、實現(xiàn)公共決策地科學化和民主化
公共政策研究組織的宗旨是:①幫助決策者發(fā)現(xiàn)問題、確定目標。②為決策者擬制、評估被選政策方案。③對政策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測和反饋。④構建分析模型和相關理論,發(fā)現(xiàn)公共決策過程中諸因素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或相關性。
3、公共政策研究組織的類型:①官方的政策研究組織[美國:白宮辦公廳、總統(tǒng)顧問及委員會。德國:聯(lián)邦總理府、聯(lián)邦情報局和聯(lián)邦新聞局。中國:政策研究室]特點:是不僅提供咨詢意見,還擁有部分決策權利。②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組織[布魯吉斯學會:美國民主黨的影子內閣。企業(yè)公共政策研究所:美國共和黨的政策研究機構].③民間的政策研究組織[蘭德公司].
4、公共政策研究組織的作用。最重要職能是為決策者或掌權者服務。一方面是直接填補掌權者的職責與實際能力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間接起到政府職能作用,為政府機構的有效運行服務。
具體作用是:①作為咨詢性參謀機構,向決策者提供政策建議。②作為知識的積累和創(chuàng)造者,提供新的思想和觀念。③作為評估性機構,提供有關政策結果的信息。④作為人才成長、儲備機構,源源不斷地向政府輸送高質量的官員和專家。⑤作為宣傳性機構,通過制造輿論的方式來傳播其思想和觀點。
政策研究組織在工作研究中表現(xiàn)出的特點:①立足現(xiàn)實,著眼未來。②價值取向上的科學祈求。③研究成果的文本化。④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⑤跨科學研究。
第二節(jié)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預測
1、政策分析的含義:是指政策分析人員和決策者把科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政策的選擇和實施問題的解決,是公共政策領域內創(chuàng)造和應用知識的復雜的社會過程。范圍:①政策內容。②政策問題的形成。③政策規(guī)劃及政策的合法化。④政策的執(zhí)行與結果等。目的在于尋找解決公共問題的適當方案。
2、政策分析總體意義——認定政策問題、擬訂政策方案、建立評估標準、權衡政策方案、設計執(zhí)行計劃、評估政策執(zhí)行,以避免失誤。
職業(yè)政策分析的根本特點:身份上地獨立性和價值取向上的科學訴求。
3、政策分析意義的具體表現(xiàn):①通過整合和科技性的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的要害和癥結所在。②減少決策失誤。③改善公共部門在決策上的低效狀況。④增強決策的預期性和取向性。
4、政策分析的要素①問題。②目標。③方案。④模型。⑤評估標準。⑥實施效果。⑦環(huán)境。⑧信息。
確定政策目標是政策分析過程的中心任務。政策效益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5、政策分析的原則①民主化原則。②系統(tǒng)性原則。③協(xié)調原則。④多樣性原則。⑤分合原則。⑥預測性原則。
6、關于公共政策分析過程的模式(1)麥考爾-韋伯分析模式(認為政策分析常見的形式是規(guī)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2)沃爾夫分析模式[從政策過程和步驟的角度討論基本模式](3)鄧恩分析模式[從政策信息的轉化過程去分析,認為政策分析是解決:事實、價值、規(guī)范]
7、在政策分析中應該處理好哪些關系?①應然和實然的關系。②宏觀和微觀的關系。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關系。④現(xiàn)實與未來的關系。
8、何謂系統(tǒng)分析?是一種根據公共政策客觀具有的系統(tǒng)特征,著眼于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結構以及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等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求得優(yōu)化的整體目標的現(xiàn)代政策分析方法。
系統(tǒng)分析有何特點?①是一個整體系統(tǒng)。②整體效應不斷有序變化。③引入現(xiàn)代應用數(shù)學。
9、系統(tǒng)分析的主要內容是什么?①政策分析的環(huán)境分析。②政策分析的結構分析。③政策分析的目標分。
10、系統(tǒng)分析有何作用?①幫助政策分析人員從整體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對不同的政策系統(tǒng)加以比較。②鼓勵政策分析人員同時對政策系統(tǒng)的各子系統(tǒng)進行研究,促使政策分析人員主義政策系統(tǒng)內部的結構和層次特點。③強調并突出政策分析人員對未知事物和狀態(tài)的探索,是人們能夠在過去和現(xiàn)在的基礎上預測未來,不斷開拓新的領域。④引導政策分析人員在政策分析過程中善于轉換視角,從不同的角度或側面看待政策分析中的問題。⑤促使政策分析人員在考慮政策目標和解決問題所需的要求和條件時,也同時注意考慮協(xié)調、控制和貫徹執(zhí)行等問題,并注意進行從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調查。
11、何謂定性分析方法?是指人們依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綜合運用邏輯思維,通過對研究對象的性質的分析、判斷,進行政策分析和決策的一種技術方法。它有何優(yōu)點:①定性分析彌補了定量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②定性方法通用性大。③定性方法有利于調動專家、智囊團的積極性,促進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局限性有:①決策方案可能不夠準確和具體;②往往制約人們的政策選擇的理性程度。
12、何謂價值分析?是研究人員考察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念及價值規(guī)范并確定價值準則的分析過程和方法。
價值分析有何作用?①可以確定衡量和評價政策方案的基本價值準則。②可以了解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與趨向,確立新的價值準則。③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還指導人們對政策做出新的選擇。
13、何謂可行性分析?是指對政策方案是否具有接受河北貫徹的可能性的分析,包括以下內容:①經濟上的可行性。②政治上的可行性。③行政上的可行性。④法律上的可行性。⑤技術上的可行性。
14、創(chuàng)造性分析方法的種類:①個人判斷法。②頭腦風暴法。③德菲爾法。④腳本寫作。⑤運籌博弈。⑥辯證分析法。
15、個人判斷法的含義:是指依靠專家個人對政策問題及其所處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和未來趨勢、政策方案及其可能產生的結果等作出自己的判斷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政策分方法。
16、頭腦風暴法的含義:是一種常用的專家會議法。它有助于查明問題,并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標和策略的方法。是由美國的奧斯本首先提出。
17、德爾菲法的含義:是指采取函詢調查的形式,分別向專家提出問題,在相互不見面的情況下發(fā)表意見,交流信息,而后將他們的答復意見加以整理、綜合。
18、腳本寫作法的含義:就是準備腳本的過程,它通過對從現(xiàn)在到未來的某段時間內假定要發(fā)生的時間的邏輯順序予以排列來編寫腳本。腳本寫作的特點:①以一系列假設為基礎。②任何腳本只能描述一種可能的前景。
19、博弈和運籌博弈(對策論)的含義:是研究多人決策問題的理論,現(xiàn)代博弈論的誕生是美國諾伊曼和摩根斯合著的《博弈論與經濟行為》的問世。是由參與人的模擬活動,博弈的劇中人通過扮演各種角色來相互影響,從而模擬個人、團體或社會經濟部門的抉擇行為。
20、辨證分析方法主要包含哪些種類?①兩面思維方法。②模糊分析法;③靈活變通的分析法(蛻變型政策分析法、流變型政策分析法、出奇制勝性分析法)
21、何謂定量分析方法?他強調盡可能使用科學的方法及理性分析,為科學認識的客觀性、真理性、可檢驗性而努力。
22、何謂公共政策預測?:就是政策研究人員運用預測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運用已有的信息,對未來各個政策領域和各個階段政策的需求情況、發(fā)展趨勢以及變化規(guī)律進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應的結論,并對未來產生影響的過程。
23、公共政策預測的必要性:①避免或減少政策失誤。②可以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③為經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環(huán)境條件。
24、公共政策預測的分類:①短期、中期和長期預測。②定性預測和定量預測。③目標性預測和探索性預測。④宏觀政策預測和中觀政策預測和微觀政策預測。
25、公共政策預測的內容(簡答):①公共政策實施的總體環(huán)境和具體條件預測。②公共政策的績效預測。③公共政策實施的社會心理因素預測。④對政策系統(tǒng)內的各部分的互動、配套和協(xié)調情況進行預測。
公共政策的預測步驟:①確定政策預測目標。②進行政策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調查。③確定公共政策的合理結構。④選擇政策預測方法。⑤對政策預測結果進行論證。預測方法:①趨勢外推法。②專家評估法。③模型預測法。④動態(tài)分析法。
第三節(jié) 公共政策咨詢
1、公共政策咨詢的含義:是指咨詢人員根據政策主體或對象的需要,以其專門知識,運用現(xiàn)代分析方法和手段,進行調查、研究、分析、預測和評估,客觀地、獨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幾種可供選擇的政策方案,為咨詢者提供服務的活動。公共政策咨詢的種類有:①決策咨詢;②政策信息咨詢。
2、開展公共政策咨詢的意義:①幫助決策者準確地判斷政策問題、確定政策目標。②幫助決策者科學地擇定政策方案,并對政策方案的事實進行監(jiān)控。③有效地保證政策效果,減少決策失誤。
3、決策咨詢的功能:①研究咨詢功能。②參與決策功能。③政策協(xié)調功。④人才開發(fā)功能。
4、決策咨詢的特點:①綜合性。②法治性。③公共性。④時效性。⑤相對獨立性。
5、開展政策信息咨詢時應該掌握的基本原則:①準確全面原則。②客觀公正原則。③最小努力原則。④優(yōu)勢放大原則。
6、政策信息咨詢的功能:①社會大腦功能。②信息傳播功能。③決策支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