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聞評論寫作資料第二章
自考新聞評論寫作資料第二章
第二章 新聞評論的選題和立論
選題的含義(識記)
選題就是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對新聞評論來說,就是選擇所要評論的事物或所要論述的問題,也就是確定一篇評論所要評論的對象和論述的范圍。就一篇評論來說,選題就是確定論題,主要是指它提出的是什么問題,是針對什么問題發(fā)言的。)
立論的含義
新聞評論的立論,就是指一篇評論的主要論斷或結論。(它是作者對所提出的論題的主要見解,是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統(tǒng)率全文所有觀點和材料的作用。)
選題和立論的選擇
選題和立論是新聞評論寫作過程中構思醞釀階段的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關系著評論的整體。兩者是相互滲透的,不能截然分開。人們在確定論題時,往往就同時考慮立論了。在一般情況下,選題在先,立論在后。
選題和立論也存在不一致的時候,在實踐中,甚至常常出現(xiàn)選題相同,而立論各異的實際情況。所謂立論各異,即論述同一論題,在不同時期,不同的讀者對象和不同性質的報刊,其中心思想和側重點并不都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和不應該強求一致。實際上,立論各異情況的出現(xiàn),正是由于立論的角度、針對性和側重點因時間、地點、條件的不同所決定的。
選題和立論在評論寫作中的重要意義:
首先,就評論寫作的過程而言,一般包括兩個步驟:一是構思階段的選題和立論;二是提筆階段的論述和說理。這就是說選題和立論是評論寫作過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關鍵性程序,直接關系到評論的成敗。
其次,就衡量評論作品的標準而言,選擇和評價一篇新聞評論優(yōu)劣的最重要的標準是選題立論是否有針對性和迫切性。如果選篇立論不切實際,論述和說理再好也是徒勞無益的。
再次,就寫作思維而言,論題選擇得好,立論又有獨到之處,評論寫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如古人劉勰所說:“經(jīng)正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有助于提高寫作質量。
新聞評論的論題從哪里來?
其一,是當前的客觀形勢、輿論動向和宣傳任務,以及最近中央發(fā)布的重要決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這些不僅是選題的重要來源,而且有助于選題和立論體現(xiàn)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贏得人們的重視。
其二,是實際生活中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變革、新矛盾、新風險,以及來自廣大群眾和社會基層的呼聲和要求。這是新聞評論選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其三,是重要的新聞事件和新聞典型。這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是結合實際引導輿論、發(fā)揮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評論選題富有新聞性和時代感。
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和教訓,在選題立論上,我們必須警惕和避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不動腦筋,照搬照抄文件,孤立地從文件中找題目,而不聯(lián)系實際,不作具體分析,不解決任何問題;或者反過來,不了解全國工作大局,自以為是,標“新”立異,以致使選題立論有意無意地跟中央精神“唱反調”。二是趕浪頭,“湊熱鬧”,大轟大嗡,人云亦云;或者反過來,拖拖拉拉,松松垮垮,不講究時效,缺乏預見性??傊?,選題、立論務必遵循科學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理論結合實際。
立論針對性的含義
立論的針對性,指的是立論能夠針砭時弊,針對不良社會風氣和傾向性矛盾,針對偏頗乃至錯誤思想,運用正面引導或批評論辯的方式對癥下藥,以促使矛盾轉化,幫助人們提高思想認識,產(chǎn)生積極的社會效應。
立論針對性的意義
立論有沒有針對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聞評論作品能否產(chǎn)生社會效應,能否促使事物發(fā)展的一項首要標準。立論具有針對性,能夠命中鵠的、言當其時,方能引起讀者的反響、共鳴和關注,進而發(fā)揮引導輿論的功能;反之,無的放矢,就事論事,隔靴搔癢,乃至無病呻吟,這樣的文字毋寧說是做文字游戲,只會浪費讀者時間甚至引發(fā)讀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
立論前瞻性的含義
前瞻性指的是能夠及時洞察矛盾和預測將會出現(xiàn)的矛盾,盡早去探尋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及其發(fā)展趨勢,進而設想出解決矛盾的辦法和途徑,以便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引導輿論,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由頭的含義
所謂由頭,就是特指據(jù)此引發(fā)議論、印證論點的事實性材料。有了典型而又恰當?shù)挠深^,議論也就有了頭緒。只要由頭的事實構成新鮮引人,整理融合得好,且能在融合上生發(fā)獨到之見,即使老論題也不難引發(fā)出新意。)
立論角度的含義
立論角度就是指立論的落腳點和針對性。(事物的矛盾是復雜的,立論的角度自然也應該是多樣的。只有不斷探尋新的角度,隨著落腳點和針對性的變換,可以寫出各種角度的具有新意的文章來。角度的新穎與否,決定著議論的思路,有助于立論的深化,直接影響評論的質量和作用。)
立論針對性、新穎性、準確性的重要意義
立論有沒有針對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新聞評論作品能否產(chǎn)生社會效應,能否促使事物發(fā)展的一項首要標準。立論具有針對性,能夠命中鵠的、言當其時,方能引起讀者的反響、共鳴和關注,進而發(fā)揮引導輿論的功能;反之,無的放矢,就事論事,隔靴搔癢,乃至無病呻吟,這樣的文字毋寧說是做文字游戲,只會浪費讀者時間甚至引發(fā)讀者反感,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
立論的新穎性:就讀者的認識規(guī)律和閱讀心理而言,總是喜閱生動活潑、新鮮有力,且富有新意的文章;反之,也總是膩味那種滿篇人云亦云,空話套話,夸夸其談,言之無物的文章。
立論的新穎理應以準確為前提。這是立論的又一基本要求。立論違背了準確性,就失去使人信賴的基礎,甚至產(chǎn)生錯誤的導向,引起人們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混亂。新聞評論作為傳媒引導輿論的重要新聞手段,其導向是否正確直接取決于立論是否準確無誤。立論準確,輿論導向方能正確,方能為黨和人民造福;否則就會給黨和人民帶來禍害。
立論的針對性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1、針砭時弊,對癥下藥。(文章立論不僅切中時弊,而且對癥下藥,予以診治。應該說,立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2、正視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矛盾。(事實表明,報紙宣傳尤其是新聞評論唯有正視實際矛盾,善于針對人們的迫切要求和疑慮落筆,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解決,才會產(chǎn)生積極的引導效果。)
3、善于觸及社會性的思想問題及其實質。(這不僅要求體現(xiàn)在著生批評不良傾向和風氣的評論方面,也還常常體現(xiàn)在正面引導乃至頌揚正面人物的評論之中。)
怎樣體現(xiàn)立論的新穎性?
1、論題的新穎。(論題是否新穎,直接關系到立論的新穎性,關系到新聞評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寫言論只要重視抓住新矛盾、新事物、新論題做文章,并從中引發(fā)出人尚未言的見地和主張,自然也就有了新意,使讀者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
2、見解獨到。(立論的新穎性,還表現(xiàn)為是否有一點新鮮的論點,是否言人之所未言,是否能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行由表及里的深入開掘,從中引出精辟獨到之見。獨到的見解并非拍拍腦袋憑空產(chǎn)生出來的,而是作者調查研究和深刻分析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正視社會生活中新出現(xiàn)的思想問題和實際矛盾,并且善于在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破與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行辯證思維和分析,深入開掘,方可從中引出精辟獨到的見解。離開了這個前提,孤立地追逐標新立異,就會滑向奇談怪論,走向愿望的反面。)
3、輸入新鮮的事實材料作為由頭或論據(jù)。(所謂由頭,就是特指據(jù)此引發(fā)議論、印證論點的事實性材料。有了典型而又恰當?shù)挠深^,議論也就有了頭緒。只要由頭的事實構成新鮮引人,整理融合得好,且能在融合上生發(fā)獨到之見,即使老論題也不難引發(fā)出新意。)
4、選取新的立論角度。
一是注生揭示矛盾的本質和關鍵。
二是注重被掩蓋著的矛盾側面。
三是注重追溯矛盾緣由。
5、交鋒中閃現(xiàn)亮點。(針對錯誤思想或片面認識,通過論辯交鋒和實事求是的分析說理,在明辨是非的基礎上閃現(xiàn)智慧的亮點,引出富有深刻性和啟迪性的新鮮見解。)
輿論導向正確與否的重要性
立論的新穎理應以準確為前提。這是立論的又一基本要求。立論違背了準確性,就失去使人信賴的基礎,甚至產(chǎn)生錯誤的導向,引起人們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混亂。新聞評論作為傳媒引導輿論的重要新聞手段,其導向是否正確直接取決于立論是否準確無誤。立論準確,輿論導向方能正確,方能為黨和人民造福;否則就會給黨和人民帶來禍害。
立論的前瞻性的具體表現(xiàn)
立論的前瞻性具體表現(xiàn)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預見性
1、重提示:也就是注重提示式輿論引導。它是一種富有前詹性的引導藝術。
2、洞察力:在政治與經(jīng)濟的結合上有著銳利地洞察社會矛盾及其趨勢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水平。
3、預見性:對復雜莫測的矛盾的未來結局通過鎮(zhèn)密分析論證進而作出具有科學預見的論斷。
調查研究的含義
調查研究對選題立論的重要意義
新聞評論的選題和立論要達到上述基本要求,關鍵在于從實際出發(fā),腳踏實地地搞好調查研究。
1、選題和立論都需要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實際情況,充分占有材料,而這些都離不開調查研究。
2、正確的結論只能產(chǎn)生于調查研究的末尾,唯有實實在在的調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避免和克服片面性,產(chǎn)生實事求是的科學論斷。
3、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有這樣去做,才能預防和醫(yī)治主觀和武斷,提高新聞評論的質量。
4、寫評論總是要了解讀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匯總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匯總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十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十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 -
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chǎn)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 -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 -
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jù)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xiàn)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