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經濟學(二)”專題(一)
經濟學
《經濟學》這本書,一共16章,分五個專題。我們現在按專題講授。我們講授經濟學,是根據經濟學的考試大鋼和經濟學的教材。
經濟學是商務管理專業(yè)和金融管理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它涉及的經濟知識面比較廣。經濟學知識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人們生活在社會上,要解決吃、穿、住、行等生活問題,都屬于經濟學的問題。
專題1:經濟學的性質
經濟學和經濟本質
一、經濟學的定義、概念等
經濟學的定義有兩個:
一個是1934年外國經濟學家羅賓斯提出的。他認為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一門科學。這個行為是考察人們怎樣處理目的和具有多種用途的稀缺性資源、手段之間的關系。
另一個經濟學的定義是經濟學是研究個人、企業(yè)、政府以及其它組織如何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決定社會稀缺資源的使用的科學。
這就是兩個經濟學的定義。
這兩個定義涉及一個共同的問題:人類如何合理的使用資源來滿足自己的物質和產品需要的目標。這既揭示了經濟學的本質,也說明了經濟學研究的對象。
經濟活動是使用資源進行生產并交換,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產品和勞務行為。經濟活動的目的在于增加經濟福利和社會財富,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消費。這就說明了經濟學的本質,和研究經濟學的意義。
第一個問題,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要資源的無限性問題。
這是人類生活在世界上,遇到的最根本的一個問題。世界各國各地區(qū)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它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有的國家的資源比較貧乏,自然資源缺乏,像日本。我們中國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是,我國的人口眾多,有12億人,所以資源相對缺少。因此,合理的、有較的使用資源、節(jié)約資源,是我國經濟建設中面臨的一個根本問題。因此,合理的、有較的使用資源,是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是無窮的,也就是無限的。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有兩方面:
一方面,人類需求資源的種類是無窮的。具體來說表現為:一種需求得到滿足,另一種需求就產生了。這種情況永遠不會停止,是一個運動的過程。
另一方面,需求的層次也是無窮無盡的。人類對資源的需求,低級資源需求得到滿足,那么,高級需求資源也會產生。這種情況也是一個發(fā)展過程。
對人類對資源的需求要進行分析。既要看到人類對有限資源的消耗,也要看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創(chuàng)新,人類會學會合理的利用資源,開發(fā)新的資源,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這是第一個問題,就是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叫機會成本。就是人類對資源的選擇,投入某一種特定的用途后,而放棄其它的用途,所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比如對水資源的利用。水的資源,它的用途是廣泛的。水的資源可以航運、灌溉、養(yǎng)殖等。但是用水來解決居民生活的緊迫問題,即解決居民生活用水而放棄其它的用途,就是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
對于稀缺資源的合理使用,是人類社會行為的重要課題。世界的資源是豐富的,用途是廣泛的,但資源是稀缺的、是有限的。各個國家和社會對資源的利用是各種的情況。對于資源是用于豐富和改善發(fā)展人民生活,發(fā)展經濟,還是用于軍事和國防,是一個重要課題。要合理的使用資源,但基礎是民用,是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的豐富和改善。同時,還要發(fā)展國防軍事和保衛(wèi)祖國。這兩方面的情況不可偏分。
另外,人類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開發(fā)新的資源。要發(fā)展新的高科技,節(jié)約資源,有效的利用資源,這是利用資源發(fā)展的新方向。我們國家現在開始利用西部資源開發(fā)西部,這是合理的利用資源的重要課題,因為我們國家西部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像石油、各種礦藏。我們開發(fā)和利用西部自然資源,會使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另外,我們國家當前就要動工的“南水北調”這個問題,也是合理使用資源的重要問題。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生產要素及其配置。
在生產過程中,生產產品要使用資源,也就是生產要素。它包括勞動、土地、資本和企業(yè)家的才能,另外,還有技術和信息。
勞動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提供的體力和智力。在現代生產發(fā)展中,智力投資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在生產中,越來越占有重有的地位。
土地不僅是指土地本身,還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資源,像森林、江河湖泊、海洋和礦藏。
資本可以表現為實物形態(tài)和貨幣形態(tài):
實物形態(tài),像廠房、機器設備、動力燃料、原材料等。
企業(yè)家的才能是指企業(yè)家素質和建設企業(yè)和經營管理企業(yè)的才能。
上面生產要素及生產要素的內容。
生產要素在世界上的分布是不均等的。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政治、社會活動歸根到底是資源問題。國家之間的領土、河流爭議,甚至發(fā)生軍事對抗和戰(zhàn)爭,都涉及到資源問題。
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生產可能性的邊沿。這個問題表明一個社會在生產能力上的限制,不管是發(fā)達的社會,還是發(fā)展中的社會,其生產能力都是有限制的。這種限制就說明了經濟社會要充分利用其生產要素對生產的重要性。這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一個共同的根本的問題。
資源對生產要素的配置有三大經濟問題。
第一、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的問題。就是說資源是有限的,在這個前提下,究竟應該生產什么,生產多少以及產品怎么分配。
第二、如何生產的問題。這是指有哪些人來進行生產,來指揮生產,組織生產,用什么樣的資源,采用什么技術生產等。
第三、為誰生產的問題。指產品最終為什么人消費的問題。就是產品如何在社會中進行分配的問題。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不同的經濟體質下,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和方式都不一樣,其實質也是資源的配置問題。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市場機制是解決資源配制的基本方式,也是各個國家要采取或已經采取的資源配置方式。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資源的配置是市場機制起基礎作用。也就是說,哪個企業(yè)的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高,數量多,那么資源就配制給那個企業(yè)。
在當前世界全球性的科技產業(yè)化的趨勢下,顯示出利用資源的新特點。這個問題一方面說明對待資源觀念的不同,傳統(tǒng)的工業(yè)技術的發(fā)明,導向都是盡可能多的利用自然資源,以獲取最大的利潤,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環(huán)境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高新技術產業(yè)化的指導思想是科學的、合理的、綜合的、高效益的利用自然資源。
同時,開發(fā)尚未利用的富有資源,來取代已經衰竭的稀缺的自然資源。
另一方面,技術產業(yè)化的趨勢,要求科學的、合理的、綜合的利用自然資源。以知識和智力投入為決定力量,人力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成為基礎產業(yè)。根據聯(lián)合國權威機構的預測,未來科技產業(yè)化的趨勢將以計算技術、生物技術、原子核能技術為標志,涵蓋生命、能源、海洋、空間、材料、環(huán)境等重要領域。
這是第三個問題。
第四個問題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這也是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課題。微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又被稱為小經濟學。它研究的對象是個體經濟單位,包括單個消費者,單個生產者和單個市場等,它所涉及的是個體經濟單位如何做出決策,以及這些決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個體經濟單位的選擇受到價格的影響,因此微觀經濟學中的中心問題是價格問題。所以微觀經濟學也被稱為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的假設條件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有兩條:
一條是理性人的假設,也被稱為經濟人的假設。經濟人在一切經濟活動中的行為,都是以利益為動機的。力圖以最低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個人最大的經濟利益。一般來說,經濟學中通常的假設是理性的。其中,消費者為滿足自身需求而生產都是為了獲取最大化的利潤,這是生產和消費中的兩個特點。
第二條是完全信息的假設。這一假設的條件主要是指市場上每一個人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包括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情況有完整的知識。即了解全部的情況,并懂得商品的性能。
這是微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又稱大經濟學。它是研究總體經濟行為與總量經濟的關系。要對經濟運行的整體,包括社會的總產量、總收入、價格總水平、就業(yè)量等進行分析。
宏觀經濟學以收入和就業(yè)為分析中心。因此,也被稱為收入理論和就業(yè)理論的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不是兩種經濟學,而是經濟學體系中的兩個部分,兩者互相補充,互為前提。微觀經濟學考察的是在既定資源條件下,個體經濟單位選擇的結果。而宏觀經濟則研究微觀經濟學中假定不變資源總量是如何決定的。
這是第四個問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以及他們兩者間的關系。
第五個問題,在資源選擇中,理性選擇是經濟理論的中心。由于資源的稀缺性,我們不能擁有我們想要的每一件東西,也就是說,我們對于產品或者商品不能夠隨心所欲的需求,我們必須節(jié)約。因此,經濟決策和經濟行為應當基于利益最大化和機會成本最小化。我們的行為必須做到經濟可行而且有效,這一點尤為重要。經濟學假定是在自由選擇條件下,每一個人都試圖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個人成本的最小化,這是其的特點。這類經濟問題及其選擇不僅影響每個當事人,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也影響廠商、政府、國家乃至整個世界。
不同的經濟體制
1.先解釋一下經濟體制的概念。經濟體制是經濟制度的表現形式
社會制度是區(qū)別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標志。像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封建社會制度等。社會制度的經濟制度及經濟結構是社會生產關系,它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決定環(huán)節(jié),是基礎。經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062023-03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匯總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匯總
-
042023-03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6)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6)
-
042023-03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5)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5)
-
042023-03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4)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4)
-
042023-03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3)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3)
-
042023-03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2)湖北自考《財務會計學》練習題(2)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 2025年上半年武漢大學自考成人學士學位申報工作通知
- 2025年武漢商學院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學班招生簡章
- 2025年春季武漢輕工大學自考本科生學士學位外語赴考公告
- 2025年四月湖北自考什么時候出成績?速來了解
- 2025年上半年武漢紡織大學自考畢業(yè)生學士學位論文審核工作通知
- 2025年湖北省成人學士學位外語考試湖北大學考生成績查詢、復核通知
- 2025年上半年湖北工業(yè)大學自考本科畢業(yè)生學士學位外語水平考試赴考須知
- 湖北自考助學班考生如何在自考平臺進行注冊?速來了解!
- 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湖北大學自考考點赴考通告
- 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湖北理工學院自考考點赴考通知 查看更多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