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概論筆記(第一章)
一、識記內容。
1、口語:語言的客觀存在形式首先是有聲的口頭語言。
2、書面語:文字出現以后,語言的第二種客觀存在形式。
3、符號:指的是根據社會的約定俗成使用某種特定的物質實體來表示某種特定的意義而形成的這種實體和意義的結合體。
4、能指:語言符號的物質實體能夠指稱某種意義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質實體,所指的意義內容。
6、聚合關系:在同一個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換出現的各個語言單位處在互相可以聯想起來的關系之中,因而聚合成為一個類。
7、組合關系:組合關系體現為一個語言單位和前一個語言單位或后一個語言單位,或和前后兩個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也體現了部分胝逯淶墓叵怠¡/p>
8、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的科學。
9、普通語言學:語言學界把研究人類社會的語言這種社會現象的一般理論。
10、理論語言學:把研究某種具體語言的語言學稱為漢語語言學或英語語言學等等,把側重理論探討的稱為理論語言學。
11、應用語言學:把側重語言學理論和成果的實際應用。
12、傳統(tǒng)語言學:一般泛指20世紀以前的語言學,特別是指索緒爾開創(chuàng)的結構主義語言學以前的語言學。
13、結構主義語言學:索緒爾創(chuàng)立的語言學可以稱為“結構主義語言學”,至于我國內常說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結構主義語法”,往往只是指在國外影響較大并且我國語言學界比較熟悉的美國結構主義描寫語言學,那只是當代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一個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緒爾影響的整個結構主義語言學。
二、領會內容(不用識記,大體知道即可)
1、言語交際是一個編碼和解碼的過程。
答:人要說話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經歷、社會環(huán)境、當前處理的問題、社會問題、文化問題、哲學問題、邏輯問題。
人要接受語言所需要的因素:組織與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問題;發(fā)音、聽音的器官和神經網絡及機制和能力;復雜的生理和物理問題??傊痪湓?,言語交際是通過許多因素對語言進行編碼和解碼的過程,言者編碼,聽者解碼?!按a”即所謂的言語。
2、書面語和口語的主要差別。
答:書面語比口語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語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勢和體態(tài),還有口氣和語調用書面的文字語言來描述出來的成分,也就是書面語補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響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來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語的基本語言成分=書面語的基本語言成分+用書面描寫的口語非語言成分。
3、書面語的產生具有重大的社會歷史意義。
答:書面語克服了人和人之間進行交際、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間和時間方面的限制,極大地加快了人類社會經驗和知識積累的速度和傳播的范圍,從而大大加快了社會發(fā)展的步伐。
4、語言和種族的關系。
答: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系,根本原因是:語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關,但是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后天獲得的,所以語言和種族沒有必然聯系。
5、語言與各個領域的社會活動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語言學必須明確自己的研究對象,才能成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科學。
答:語言客觀存在形式是極其多樣化的,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觀存在的語言的各個不同的方面。要形成一門現代意義上的科學首先要有明確的研究對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那樣才能成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如果研究對象長期不確定、不明確,或者研究對象太雜,范圍太寬,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
6、語言和言語的區(qū)別。
答:“語言”是言語活動中同一社會群體共同掌握的,有規(guī)律可循而又成系統(tǒng)的那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說“語言”是一個抽象的實體,是從言語活動中抽象出來的全社會約定俗成的一個均質的系統(tǒng)?!罢Z言”就有內在一致的規(guī)律,而“言語”則很難找到內在一致的規(guī)律。
語言=言語活動-言語,言語帶著個人性,語言帶著社會性。
7、任何符號,包括語言符號都是形式和意義的統(tǒng)一體。
答:無法把語言符號的聲音實體和所表示的意義分開;聲音離開了意義就不再是語音的聲音,意義離開了聲音也就不再是語言的意義,而且聲音和所表示的意義一旦分開,語言符號也就不存在了。語言的形式和意義是語言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
8、語言符號的強制性。
答:語言符號是社會約定俗成的,對使用同一種語言的每一個社會成員來說是強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變的,因為如果個人可以任意改變,那就互相聽不懂了,也就從根本上喪失柴交際工具的作用。
9、語言符號的可變性
答:一方面在口耳相授的過程中細微的偏離現象是不可避免的,時間的推移,細微的偏離積累成明顯的差異。另一方面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人口的增加,居住條件的改變,民族的形成,國家的出現,書面語的產生、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內部的階層和行業(yè)等等的分化,都必然會引起語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發(fā)展。
10、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
答:語言是一個人和人之間表達思想感情的符號系統(tǒng),而人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復雜的,因此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語言系統(tǒng)也必然是非常復雜的。由語音系統(tǒng)、語匯系統(tǒng)、語法系統(tǒng)、語義系統(tǒng)等子系統(tǒng)組成。是各種不同的語言符號根據嚴密的組織規(guī)律分層次組織起來的,不同單位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系統(tǒng)”
11、語言系統(tǒng)的各個子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不平衡。
答:語言系統(tǒng)的各個子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是有明顯差異的,其中語音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最強,幾乎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地步。語法子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性也很強,但比語音系統(tǒng)稍差一些。就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去進行語言的發(fā)音、時態(tài)的變換等等。語言系統(tǒng)的各個子系統(tǒng)均有這樣的規(guī)律。
12、語言系統(tǒng)具有相對的封閉性和自主性。
答:系統(tǒng)性還表現為相對的封閉性,整個語言系統(tǒng)是在封閉狀態(tài)下運轉的,在一般情況下不依賴外界因素的支撐,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沒有相對的封閉性也就不成其為一個系統(tǒng)。
13、語言系統(tǒng)的層次性
答:語言的出層次性是就整個語言系統(tǒng)和各個子系統(tǒng)而言。語言的層次性是就整個語言系統(tǒng)和各個子系統(tǒng)而言,都是分層次的,不是單一層次的,而且有上位層次、下位層次之分。大小依次為:語速—詞—短語—句子,句子是最小的交際單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組合成語篇,語篇是最大的交際單位。
14、組合關系的含義
答:組合關系體現為一個語言單位和前一個語言單位或后一個語言單位,或和前后兩個語言單位之間的關系,也體現在部分和部分,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上。
15、聚合關系的含義
答:在同一個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換出現的各個語言單位處在互相可以聯想起來的關系之中,因而聚合成為一個類。
16、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的關系。
答:聚合關系是在組合關系中體現出來的,或者說是在組合關系中分析出來的,而組合關系又體現為聚合關系的線性序列。
17、普通語言學的含義和主要研究領域。
答:普通語言學研究領域包括的內容有:語言的定義,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語言和社會的關系,語言和思維的關系,語言本體的語音、語法、語匯、語義和文字的一般規(guī)律,不同的語言結構系統(tǒng)的共性和特性等等。
18、應用語言學的性質和主要研究領域
答:把語言學的理論和具體成果用來為社會實際生活中的某個領域服務,任何一門應用語言學都有自己的理論,都是依據一定的語言學理論結合具體應用領域的需要而形成的,是主要性質。主要研究領域:
1)最早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理論,2)實驗語音學,是現代通訊領域應用語音學的理論和成果改進通訊質量和效能的體現。3)計算機的廣泛翻譯、自然語言理解等等結合語言學的理論和成果,形成的新的應用語言學。4)也可用來偵破刑事案件。
19、古代哲學家對語言的研究、古代的語言本體研究
答:不論中外,古代哲學家都把對語言的哲學思辯作為語言研究的重點。印度人、希臘人已經對語法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奠定了后世語法研究的基礎;中國人則對語義、文字、音韻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這些都是對語言本體的研究,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真正的語言學研究。
20、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
答:產生的幾個階段:1)從16世紀到18世紀,由于國際貿易的發(fā)展,西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匯總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匯總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十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十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 -
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 -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 -
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