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古代文選一資料全國版4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這是一篇送別之作。
2.“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源于曹植《贈白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但王詩比曹詩更精煉,可謂出藍之青。
3.“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中,城闕指長安,五津指蜀中。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李》1. 這是一篇贈序,屬駢文。滕王閣故址在今江西贛江邊。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特點和作用:色彩鮮明,動靜相襯而富有詩意。作為全段景物描寫的總體背景,整個畫面顯得統(tǒng)一、和諧,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堪稱全段的文眼。(簡)
3.“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用了什么典故:前一句用屈原的《離騷》,是暗用,后一句用漢文帝于宣室見賈誼事,“奉宣室”指賈誼。
4.“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用何典,表何意:前一句為吳隱之飲貪泉事;后一句用《莊子。外物篇》之典。這兩句表示廉潔的人絕不會受外界污濁的侵蝕;處境艱難但能自得其樂。
5.“他日趨庭,叨陪鯉對”所用典故出自《論浯》:“請灑潘江,各傾陸?!彼玫涔食鲎早妿V《詩品》。
6.“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所用典故出自《史記。馮唐列傳》和《史記。李將軍列傳》。以馮唐的遭遇自嘆年華易逝,老之將至;以李廣的遭遇自嘆功業(yè)難成,地位卑下。
7.《贈白馬王彪》中“年在桑榆間”,《滕王閣序》“桑榆非晚”均指晚年。
8.《滕王閣序》抒發(fā)作者怎樣的感情:施展才華,報效國家的熾熱情懷和窮且益堅、不失志氣的執(zhí)著態(tài)度。既體現(xiàn)了朝氣蓬勃、昂揚前進的時代精神,也體現(xiàn)了作者不甘沉淪、自我振作的個性。(簡)
9.本文形式語言的特點:(1)本文是駢文,通篇均是四六句,且以對偶貫穿始終,形式整嚴精美。(2)筆致自然流利,情感起伏跌宕,使文章顯得氣勢通暢而全無一般駢文難免的板滯之病。
楊炯:《從軍行》樂府舊題,五言律詩。作者楊炯的生活時代是初唐?!皩帪榘俜蜷L,勝作一書生”:百夫長指下級軍官。
盧照齡:《長安古意》1.七言古詩。盧照鄰的生活年代是初唐。作品沿用傳統(tǒng)體裁描繪當時社會現(xiàn)實。
2.“古意”名為托古,實在刺時。藝術上采用鋪陳的筆法。
駱賓王:《在獄詠蟬》1.作者駱賓王。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屬詠物詩,所詠之物為蟬。
2.“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西陸”是季節(jié)名,指秋天:“南冠”指囚犯,乃詩人自稱。
3.完全寫蟬而寄寓自己情感的詩句是“露重飛難盡,風多響易沉”。
4.“哪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玄鬢”指蟬。
5.《在獄詠蟬》借詠蟬寄寓境遇,抒寫衷曲:通過詠蟬抒發(fā)詩人品性高潔卻被誣身陷囹圄的郁憤,充滿了對人世不平的哀怨,也表達了辯明無辜、昭雪沉冤的愿望。(簡)
6.藝術特點:形神兼?zhèn)?,寄托遙深。詩人詠蟬確是寫實,而其旨又不在于單純模寫物態(tài)。詩中蟬的形象既是自然之物,又是作者人格、遭際和思想感情的化身。出色地處理物我關系是這首詩藝術上的主要成功之處。(簡)
《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1. 駢文、檄文、聲討書。聲討對象是武則天。“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意謂天下必將歸屬李唐)。
2.文中斥責武則天廢棄唐中宗的句子是:“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沈佺期:《獨不見》1.沈詩與宋之問齊名,并稱“沈宋”。
2.本詩為樂府舊題,寫少婦愁苦之情。思婦內(nèi)心獨白:“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3.詩中義兼比興的詩句:“海燕雙棲玳瑁梁”。
宋之問:《度大庾嶺》五律,寫遠謫的憂傷。大庚嶺,在江西大庾縣南,為五嶺之一。傳誦名句:“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屬對精巧。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1.陳子昂是初唐著名詩人,標舉“風雅興寄”和“漢魏風骨”。
2.陳子昂登臨的幽州臺的建造者是燕昭王。幽州臺在今北京市郊。
3.作品主旨:以歌當哭,抒發(fā)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痛,為登臨詩。
4.“念天地之悠悠”的作用,以廣袤無垠的空闊背最,有力地突現(xiàn)了獨立蒼茫、愴然涕下的詩人自我形象,從而抒發(fā)了天地雖大、知音難覓的孤苦悲痛和歲月無情、時不我待的沉重感喟。(簡)
5.分析視野開闊、氣象宏大的特點:作為一篇登臨之作,作者沒有對所見之景進行具體描繪,只是致力于自身感情的抒發(fā)。盡管意在抒寫一己之悲哀,但作者視野開闊,氣象宏大、托意深遠,體現(xiàn)出窮通古今之變、盡閱人世滄桑的深刻見識,給人以雄渾博大、沉郁悲壯的藝術美感。(簡)
《感遇》1.五言古詩《感遇》的主旨:以蘭若自比,隱寓懷才不遇的感慨和理想幻滅的憂傷。
2.“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表示時光流逝,壯志未酬。
3.托物寓意,比興手法的特點:“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蘭若麗質(zhì),是詩人出眾的才華;秋風裊裊、芳華搖落是年華流逝、壯志未酬的寫照。(簡或選)
4.《感遇》《登幽州臺歌》之比較:都是抒發(fā)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傷;《登幽州臺歌》直抒胸臆,感情激越,大聲疾呼?!陡杏觥吠形镌⒁?,純用比興,委婉表達。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樂府舊題,七言古詩。作品景物描繪中起統(tǒng)攝作用的是月;作為結構線索的景物是月。
2.表示音訊不通的詩句是“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3.表示作者不再沉浸于人生短促的悲嘆之中的詩句是“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4.表示月亮開始西斜的詩句是“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5.寫游子思婦的詩句是“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6.表示思婦無法排遣離愁的詩句:“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7.表示天南海北,路途遙遠:“碣石瀟湘無限路。”碣石指北方,瀟湘指南方。
8.作品如何將詩情、畫意、哲理相結合:(1)首先圍繞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層鋪展,為抒情說理提供背景;(2)然后由“江月”聯(lián)想到“人生”,寫景轉(zhuǎn)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尋;(3)然后再轉(zhuǎn)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婦的離愁別恨,著重表現(xiàn)閨中思婦望月懷人的心情;(4)最后仍以寫景結束,景中含情?!奥淙~搖情滿江樹”,既是月落,結束寫景,亦是同情,布滿江樹。詩情、畫意、哲理三者水乳交融,交相輝映,塑造出空靈邈遠、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簡)
9.分析月亮在全詩結構上的作用:(1)在春、江、花、月、夜這五種景色中,以月為中心。在寫景、抒情、哲理的關系上,月起了關鍵的作用。望月懷人,對月遙想。(2)整首詩的結構是按時間先后來安排的。以明月初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到中天(皎皎空中孤月輪)、月亮西移(可憐樓上月徘徊)、月落西山(斜月沉沉藏海霧)作為全詩展開的線索。(簡)
10.作品在人生哲理的探索中提出“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人相似”有何新意:改變了自然永恒、人生短促的傳統(tǒng)觀念。人生代代相傳,個體消失而人類綿延不絕,不同時代的人都能見到相似的江月,自然永恒,人類也永恒。(簡)
11.“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的含義:(1)鴻雁遠飛也不能穿越月亮,傳遞音信;魚在深水躍動僅激起陣陣波紋,也無法傳遞音信。(2)反用傳書的典故,魚雁也無法傳遞思婦對游子的思念之情。
孟浩然:《過故人莊》1.這是一首著名的田園詩。作者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與王維齊名,并稱“王孟”。
2.本詩意旨:抒寫并贊美了恬靜優(yōu)美的農(nóng)村風光和樸實真摯的友情。
3.表現(xiàn)主觀情志淡泊、熱愛田園的詩句:“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場圃:打谷場;話桑麻:閑話農(nóng)作之事。
4.“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意義:表現(xiàn)“過故人莊”后情誼更加深厚。故友相聚,更增情誼,這次故人相邀,下次不請自至;也是對田園的熱愛之情。(簡)
5.這首詩是五律,風格卻近古體。其質(zhì)樸的風格與所描寫的對象、詩人的樸實情懷和諧—致。這是一種混然天成的藝術美。語言風格:親切省凈,質(zhì)樸自然。
《宿建德江》:五絕。建德江即新安江,是流經(jīng)浙江建德的一段江面。本詩借山水景物寫羈旅愁思?!耙皶缣斓蜆洌逶陆恕笔潜粴v代詩家推舉的名句。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1.張丞相指張九齡,唐玄宗時的丞相。
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出自《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3.希望執(zhí)政者禮賢下士,使賢士出山的詩句是:“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按贯炚摺敝浮皥?zhí)政者”。
4.詩歌主旨:表露作者積極用世的愿望和希冀在仕途上得到援引的迫切心情。
5.詩歌情景是如何連結在一起的,即“欲濟無舟楫”的樞紐作用:詩歌前四句寫洞庭湖景象,后四句由眼前景象抒發(fā)情懷,但句句不離湖水。欲渡無舟,意為欲出仕而無人援引;坐觀垂釣者,意為執(zhí)政者如能禮賢下士,賢者才能為朝廷效力。寄希望于張丞相。(簡)
6.詩歌的比興手法:巧用比興。前四句所賦洞庭湖波濤浩淼、氣勢蒸騰的景象,似又是作者自負不平之心態(tài)寫照。興象悠會,旨余言外;后四句就眼前景象順勢作譬設喻表達心曲,據(jù)典實抒其牢騷,含而不露,雅馴得體。(簡)
王維:《渭川田家》1.此詩為五古,田園詩,作者王維。王維以五言律絕最為出色,有《王右丞集》。
2.“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歸”字為全篇詩眼:“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寫出田園人生和諧的人情美:“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式微”是《詩經(jīng)。邶風》中的篇名:“式微式微,胡不歸”,揭明旨意,這里是借以表達希望歸隱田園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匯總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匯總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十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十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九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八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七章
-
252023-03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湖北自學考試中學語文教學法課程考試大綱:第六章
已幫助10w萬+意向?qū)W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zhì)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nèi)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zhì)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zhì)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chǎn)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zhì)、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zhì)等內(nèi)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jù)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xiàn)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湖北自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湖北自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yx_style/images/ewm.jpg)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